面对压抑的生活应该怎么办?
发表日期: 2018-04-21 浏览次数:0次
之前接到过一位名叫木木的网友的求助,他大概是这么描述的:
木木在一家大型电子公司上班,近期呢?感觉上班没有意义,和同事没办法正常交往,觉得大家都只是在混日子,也没有生活目标,内心感觉压抑。
木木家中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兄弟姐妹三个人,他排行最小,所以父母对他很是照顾,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会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再加上他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所以母亲对他格外担心,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做事情、外出等等,总是想控制他的一举一动。
因此,读书时,木木就一直很听父母和老师的话,给别人的印象一直是很乖的,这些都更让他缺乏独立性,再加上也没有什么朋友,没有倾诉的对象,甚至从来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直至后来工作后,做什么事情都是想做,但不敢尝试,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很无措。
木木自己认为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小、敏感、多疑、犹豫不决,现在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他都感觉情况越来越严重,做什么事情都感觉害怕,害怕失败,害怕受伤,感觉到自卑、抑郁、焦虑。 我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在线咨询专家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焦虑和抑郁这两个病症,所以今天我们特意采访了太原安定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渠玉蓉老师,她是这么说的:
抑郁有的时候也是过多的压抑,而压抑是个体本身的一种防御机制。既然求而不得,那么,我就不去求了吧,就假装自己不需要,怎么样?
小到大的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后来的生活经验,都可能造成我们内心自卑、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遇到事情容易焦虑、抑郁,害怕失败和犯错。 抑郁让我生活遭受很大影响如何摆脱呢?
一般的患者是闲不住的,一闲下来就能够感受到内心的焦虑,同时也会感到压抑,需要不停的忙忙碌碌,忙碌可以安抚焦虑的心灵。需要通过持续的证明自己,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焦虑症状,紧张不安、身体僵硬、遇事退缩、挫败、自责……逐渐演变成焦虑症,严重的可能发展成抑郁症。
那我们怎么避免这种行为呢?在线咨询专家如何疏导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
从想法上开始
觉察自己的思维活动,发现是怎样的生活经验、自我观念在使自己感到焦虑。需要先放慢自己,才能把自动化的、快速的思维过程认识清楚。这就是认知重建,通过实际的焦虑事情,来发现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过去的生活经验,既成的观念,以及对未来的预设。
具体的过程是:我感到焦虑了,刚才发生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我这么想的依据是什么?我还可以怎么想?我怎么想更合理?我的想法改变了之后,我的感觉怎么样?如何减缓焦虑?
从情绪开始
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身体反应。为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命名。做一些事情放松、愉悦自己的身心。情绪和身体反应的变化也会引起思维的变化。催眠引导放松、绷紧放松、语言暗示、画面想象,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满足自己的身心需求......如何催眠自己呢?
从行为开始
觉察自己的回避、退缩和拖延的行为习惯。勇敢的面对问题和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能够提升自信心。往往在面对了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它也不过如此。很多问题要解决起来都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如果总是想用最快的方式最好的解决问题,往往就会面临失败,而且还会受到伤害,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比如要跑100米,正常人七八十步可以完成,而心急的人却想用两步跑完,不仅失败,而且因为步子迈的太大,而受到了伤害,从而一蹶不振,离目标还很遥远。
如果感觉自己容易迷失在自己的思维过程、情绪变化、身体反应和外在表现里,感觉自己调整有些困难,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以加快康复进程。